7月16日-7月20日,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链博会)在北京如期举行。展会以供应链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中外企业及机构参展。
作为合成生物领域的“链主”,华熙生物已是第三次参展链博会,其以“中试引擎?链动全球——以开放生态驱动全球产业创新”为主题,与拜耳、强生、欧莱雅等世界级企业共同亮相“健康生活链”展区。
华熙生物凭借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实践,携生物活性物原料、医疗器械终端产品、皮肤科学创新转化、营养科学创新转化等四大业务板块的超200件产品精彩亮相,成为“健康生活链”展区的一大亮点。
有观点指出,华熙生物作为生物科技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,精准把握了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风口,通过“合成生物技术深耕+中试平台设施开放+科学解决方案提供”的三维驱动模式,持续推动我国合成生物学技术及产业链成果创新,已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。
如何理解上述观点?我们需要从了解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,以及华熙生物在这个行业中的地位来打开突破口。
合成生物学:从“解析生命”到“设计生命”的跨越
与传统生物学聚焦自然生命现象解析不同,合成生物学作为前沿交叉学科,不仅能“读取”生命密码,更能对生物细胞进行拆解、重构乃至重新设计。通过将基因片段、蛋白质等“生物零部件”像搭积木般组装,科学家让细胞变身为“超级工厂”,按人类需求高效生产特定物质,开启了“万物皆可造”的新纪元。
以青蒿素为例,这一药物因中国科学家上世纪70年代发现其抗疟功效而广受关注。十多年前,我国又攻克了青蒿素的化学合成难题,实现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。这一转变不仅大幅降低成本,更彰显了合成生物技术在产业升级与普惠健康中的潜力——从天然提取到人工高效合成,正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切实红利。
据《中国合成生物产业白皮书2024》,全球合成生物产业过去五年保持高速增长,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170多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.4%。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,预计规模将从2022年的67.36亿元增至2024年的105.16亿元。作为高度交叉融合的高科技产业,合成生物制造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黄金期,无论技术前沿还是应用广度,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该领域发展,持续出台政策支持。业界普遍认为,继“DNA双螺旋结构”发现和“基因组技术”突破后,合成生物已成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,实现了从“认识生命”到“设计生命”的跨越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重点培育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;202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强调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将生物制造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;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经济发展规划》则进一步提出攻关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,包括菌种计算设计、高通量筛选、高效表达与精准调控等。
华熙生物的“链主”实践
炒股加倍杠杆,股票配资客服,股票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